2021年11月30日,“2021′東沙湖論壇” 在中國經濟網中經云端盛大開啟。作為一年一度的中國管理思享盛宴,2021’東沙湖論壇圍繞“數時代的中國管理”這一主題,聚焦數字中國建設,探索數字時代的中國管理,從多維度探討數時代中國管理的一系列基礎性、前沿性問題,助力我國經濟社會數字化轉型和高質量發展!憑借長期以來對于數字科學的實踐與思考,神州數碼集團董事長兼總裁郭為應邀出席并在線上發表了主題演講,分享了在企業實踐中對于數據時代的理解。
數字科學將顛覆經濟產業
郭為表示,早在古希臘時代,畢達哥拉斯就提出了“世界萬物都是數”的概念。走到現在,我們確實越來越感覺到這個世界是由數組成的,特別是隨著計算機的發明,使得我們又深刻的理解了數和現實世界之間的關系。
如今,我們不僅用數來解釋世界,并且將它演變成為了一種工程學,也被叫做數據科學。通過數據科學,我們對這個世界的認知又進入了一個新的階段,也就是數字時代。
在郭為看來,我們對數據的認知其實和產業發展密不可分。在信息化早期,我們主要通過計算機進行大規模計算,實際了人類智力的一種延伸,可以用幾個小時解決傳統計算方式需要一年甚至更長時間的問題。伴隨著整個計算機體系架構的發展,特別是應用越來越廣泛,我們逐漸從簡單的計算走向了數字孿生,即用數字化的系統模擬現實世界,然后通過一系列的變革減少人為的物理改變。
除數字孿生外,數字原生又成為了當今熱門。什么叫數字原生?郭為認為,數字原生就是除了仿真以外,我們把所有的模塊都進行了數字化拆解,從而可進一步通過對數字化模型的分析和研究來影響物理世界。
郭為提到,元宇宙概念又成為最近的一股熱潮。元宇宙的本質是在講如何將三維空間的物理世界之上的很多拓撲和非線性結構的空間與物理空間相結合,智慧城市就是其中的典型應用,其在物理空間規劃之外,利用數字技術呈現了人口流動、醫患關系、學生流動以及一系列復雜的社會關系,并最終將這些信息可視化。
如今,數字化技術的應用已經滲透生活和工作的方方面面。以高鐵為例,從訂票開始就實現了全部流程的數字化。如果沒有數字技術,就幾乎不可能實現這樣高速的運轉,因為整體流程對于每個細節都必須進行精確的計算、準確的表達,所有這些度量和控制完全依賴于數字技術。
數字技術也在發生自我顛覆
郭為認為,盡管數字原生、云原生在不斷顛覆著我們對于數字技術的看法,但從整個數字技術的發展來看,其也在方向上不斷進行自我顛覆。以量子計算為例,盡管目前的量子計算還沒有實現商業化,但是一旦實現量子計算,它的計算能力可能是如今計算能力的10的12次方倍,并將顛覆如今基于馮諾依曼體系和圖靈的計算邏輯。
未來,量子計算可能完全引領一個新的時代,它代表著算力的大爆炸。無論是谷歌做的懸鈴木,還是中國科大潘建偉團隊在做的九章,其實都正在挑戰量子計算,只是還處在比較早期的階段。一旦這一算力爆發,那也會給整個數字化時代帶來更大的變化。
郭為表示,從商業的角度來看,我們必須意識到數字技術可以重寫任何一個行業,所以我們必須考慮第一性原理。亞里士多德提出,任何一個系統都有自己的第一性原理,這是一個根本性的命題或假設,不能被缺省,也不能被違反,換句話說,我們做任何事情都要有一個最早的出發點。
特斯拉發明電動汽車,就是從第一性原理來看造車問題。從造車的角度來講,最核心的問題是電池能不能降低成本、能不能提高效率。有了電池,整個汽車也就成為了一臺大型電腦,從而可把整個交通運輸業帶入數字原生和云原生的數字化時代。
所以,在商業演進的過程,對于一個具體的企業來講,要想實現數字化,或者說要成為數字化時代的贏家,其實我們也要想想如何完成自己的數字化轉型,要從根本上想一想行業建立的出發點是什么。
企業應積極擁抱數字化浪潮
在企業數字化轉型過程當中,我們的最終目標是要實現核心資產數字化、組織社交網絡化、決策過程智能化,以及沿著價值鏈不斷的遞延,最終形成無邊界組織,從而重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郭為強調,神州數碼在過去的實踐當中,我們也通過對農業大數據、稅務大數據、企業大數據的解讀,實現了部分的場景和金融的結合。當然,路漫漫其修遠兮,神州數碼仍然有很長的路要走,還有很多東西需要解決。
郭為表示,對于最近的鄉村振興扶貧計劃,神州數碼也在嘗試著搭建全國的農業的大數據平臺。首先,我們在江蘇省委省政府的支持下,給江蘇省市縣三級搭建了一個大數據平臺,從而為整個鄉村振興提供了數據底座。如今,這個數據底座也得到了其他省市的青睞,農業農村部也希望我們能夠制作一份全國范圍內的數字地圖。
實踐證明,對于任何一個企業而言,都應該積極參與進入數字化轉型浪潮這一時代的最前沿,共同擁抱變革和顛覆,攜手共建數字化文明,為人類的文明發展作出貢獻。